在《火影忍者》手游的世界里,漂泊带土这一角色的上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。其独特的转刀动作与游戏中的其他角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但真正让玩家议论纷纷的是其超乎寻常的强度。尽管游戏策划一直致力于通过增加和调整忍者数量来平衡决斗场,但漂泊带土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这一平衡。对此,有观点指出,漂泊带土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强度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人气旺盛,能够帮助游戏更好地吸引玩家消费,提高收益。
早前,关于百战鼬与漂泊带土的对比分析也曾引起过争议。有玩家质疑,为何百战鼬迅速被削弱,而同样强度超标的漂泊带土却迟迟未见调整。对此,有人认为百战鼬的强度确实过分,削弱理所当然;但更深层次的讨论在于,为何后上架的漂泊带土在调整上显得滞后,是否因为其人气和氪金属性所致。然而,秽土角都和羁绊神农的削弱案例表明,策划并非一味偏袒氪金忍者,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。漂泊带土的调整之所以滞后,或许另有原因。
就在玩家普遍预期漂泊带土将在9月迎来调整时,策划直播中公布的调整名单却意外地将其纳入其中。这一举动看似是对玩家意见的积极回应,提前一个版本进行调整,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策划为了平息玩家不满而采取的临时措施。对于熟悉漂泊带土的玩家而言,其虚化技能、拔刀状态的三技能起手以及一技能的多段位移都是其强势之处。策划的调整方案虽然涉及到了这些技能,但削弱力度并不显著,如增加一技能位移消耗的能量、取消触发斩击的硬体等,对漂泊带土的整体实力影响有限。
对于格挡成功后派生的普攻变为硬体的调整,不少玩家认为这更像是为了凑数而加入的改动,实战中可能并不常用。既然玩家都能准确指出漂泊带土的强势点,策划自然也不会不知。那么,为何在削弱其他忍者时能直击要害,到了漂泊带土这里却显得雷声大雨点小呢?这或许有两种可能:一是策划希望借助漂泊带土的高人气,在下次返场时再次吸引玩家消费;二是漂泊带土引发的争议过大,策划希望通过小幅调整来降低争议声。
不过,从游戏平衡性的角度来看,忍者的调整并不宜过于激进。漂泊带土此次的调整方案虽然温和,但也算合理。只是,这种调整策略并未被广泛应用于所有忍者身上,导致一些忍者的改动幅度较大,而另一些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此次调整后,漂泊带土预计能再稳定一两个版本,至少9月份不会再有大的变动,最快也要到11月份才可能迎来新的调整。就实战体验而言,只要玩家掌握好开局切形态和虚化的运用,漂泊带土依然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实力。其三技能起手迅速且难以反应,而另一个形态的二技能和三技能也足以应对大多数情况。只要玩家不轻易跳跃,这个忍者的上手难度其实并不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