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机甲对战游戏《解限机》在万众瞩目中于7月2日正式开启公测,玩家群体对此期待已久的热情瞬间爆发。游戏上线短短数小时内,Steam在线玩家数迅速突破13.2万大关,不仅登上了Steam热销榜前六的位置,还荣登新游榜榜首。机甲迷们热烈讨论着游戏的方方面面,从驾驶机体的精彩瞬间到精心设计的涂装方案,气氛热烈得如同庆祝节日。
《解限机》的杰出表现不仅赢得了国内游戏媒体的认可,也获得了海外媒体的赞誉。PCGamer指出,《解限机》的热度证明了“我们对巨大机器人的热爱永无止境”,而IGN则认为这款游戏是为追求“完美瞬间”的对战玩家量身打造的。新华社更是在系列报道中称赞其为“中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”。
在公测前夕,记者有幸探访了位于珠海的西山居总部,近距离观察了《解限机》项目团队如何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。作为机甲爱好者,记者深刻感受到制作团队对机甲的深厚情感。开发团队的工位上摆满了机甲模型,团队成员之间沟通无碍,充满默契,仿佛一家人。更引人注目的是办公区旁的“机兵模拟器”,玩家可以坐上座椅,推动操纵杆,体验如同真实驾驶高达般的感受,游戏动作与座椅角度同步调整,沉浸感十足。
开发团队透露,这台模拟舱的参数是他们手动调试的“第一代”产品,他们正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沉浸感,甚至开玩笑说考虑过租用珠海航展的训练飞行员用的六维旋转平台。在探营过程中,记者发现游戏团队不仅真正热爱游戏,而且非常投入。这一点在观看游戏前瞻直播时也得到了印证。
在公测前一天,《解限机》制作人郭炜炜进行了近3小时的前瞻直播,其中一个多小时是与开发团队的激情对战。对战中,郭炜炜完全放下了宣讲时的紧张,兴奋得像个孩子,不时爆出一些中二发言,陷入不利时也会慌不择路,打完一局还不忘辩解:“这局我没发挥好,这不是我全部的实力。”这种游戏过程中的心路历程,对于熟悉PVP开黑的玩家来说再熟悉不过。
观众们对前瞻直播中游戏实况的呈现方式褒贬不一,但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:整个《解限机》团队都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。或许正是这种“做自己愿意玩的游戏”的初心,让《解限机》取得了如今的成功。官方回顾视频中展示了游戏从简陋的最初版本到如今的优化过程,不少玩家表示,如果最初版本直接上线,他们根本不会看一眼,庆幸制作组坚持改进,最终做出了让玩家和制作组都能圆梦的游戏。
与最初版本相比,如今的《解限机》可以说是焕然一新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制作组在公测前还准备了一份大礼——一部8分钟长的原创机甲动画。这部动画不仅让机甲爱好者们激情澎湃,还迅速突破了百万播放,尤其是“黄金矛隼”在空中帅气单挑反派机甲“地狱猫”的一幕,让观众直呼“天空属于矛隼”。
动画短片不仅展示了金色特装型矛隼的战斗力,还描绘了专属机驾驶员“莱奥妮·菲尔”的成长历程,以及世界观相关的信息,如EIC矿石对人类文明的影响、“解限机”的制造初衷等。几天后,《解限机》还更新了“矛隼·特装档案”PV,展示了酷炫的战斗CG和游戏内实装效果。
从商业角度来看,制作动画短片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。《解限机》作为免费对战游戏,为了保证长期运营,“卖外观”是常见的付费点。将专用机体和精英驾驶员绑定也是机甲赛道的经典玩法。为了让这个组合足够吸引人,必要的补充资料必不可少。与冷冰冰的文字资料相比,活生生的角色显然更具吸引力。虽然动画在演出技法等方面仍有稚嫩之处,但考虑到游戏本身的过硬素质,动画可以视为“免费附赠”的福利。
机甲爱好者们对于这部动画短片的反响热烈,纷纷留言表示还没看够,希望多拍几部。海外玩家也对动画激动不已。制作人郭炜炜在探营之旅中透露,后续会推出更多类似动画,计划已经在手头,将在合适时机公开。
对于国内爱好者来说,这部动画短片还有额外的情感意义。美国和日本的机甲类IP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,早已成为经典。但国内爱好者在观看这些作品时,总会因为文化认知上的差异而感到难以完全认同其中的观点表达。因此,国内爱好者一直希望能有一部“懂自己”的国产机甲作品。
事实上,国内曾有过类似的尝试。奥飞娱乐在2013年推出了原创机甲动画《超限猎兵凯能》,叙事风格偏向于严肃向,还推出了拼装模型。但面对有着数十年积累的高达系列,凯能系列最终惨淡收场,成了不少人的遗憾。10年后,西山居的《解限机》接过了这份接力棒,有望在机甲领域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
高达系列虽然在机甲赛道领先,但在游戏圈的拓展却不尽如人意。由于投入保守,高达IP的游戏在制作技术上一直落后于业界平均水平,大多靠情怀收割粉丝。而国内游戏产业近些年一直保持强势追赶的态势,手游制作方面已经是无可争议的第一梯队,单机市场也展现出勃勃生机。《解限机》作为后起之秀,受到了海内外玩家的高度赞誉,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万代永远做不出来的高达游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