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游戏科学力作《黑神话:悟空》引发的轰动效应,“国产3A游戏”这一概念再度成为业界的热议焦点。这股热潮不仅激发了国内游戏开发商的雄心壮志,也吸引了众多非游戏领域企业的关注,光线传媒便是其中之一。
光线传媒,因成功推出《哪吒2》而名声大噪,近日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,公司正着手成立游戏开发部门,目标直指3A级游戏市场,并计划在三年内推出首款作品。光线传媒表示,此举旨在深入挖掘旗下IP的潜在价值,拓宽盈利渠道,构建多元化的全产业链布局。在《哪吒2》上映前,公司已着手开发包括潮玩、手办、卡牌在内的多种衍生品,并积极筹备海外发行。
光线传媒的这一战略决策,无疑是对“影游联动”模式的又一次尝试。在过去,影视IP改编游戏曾是泛娱乐领域的热门趋势,如《花千骨手游》便凭借剧集热度取得了巨大成功。而在单机游戏领域,《霍格沃茨之遗》、《中土世界:暗影魔多》等作品同样备受玩家好评。加之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惊人销量,国产单机游戏的潜力得到了进一步证实,这也为《哪吒》IP改编成3A游戏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光线传媒的底气,不仅来自于对游戏市场的洞察,更源自其雄厚的经济实力。根据光线传媒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增长,其中营业收入达到29.75亿元,同比增长177.87%,净利润更是高达20.16亿元,同比增长374.79%。《哪吒2》的票房佳绩,无疑为光线传媒的游戏布局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。
然而,尽管光线传媒拥有进军游戏市场的意愿和实力,但游戏玩家的反应却相对谨慎。在过往的案例中,许多知名非游戏企业尝试进入游戏行业,却往往遭遇挫折。从迪士尼到亚马逊,再到字节跳动和谷歌,这些巨头在游戏领域的尝试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。游戏作为创意产业,其内容的产出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,即便是育碧、EA等老牌游戏公司,也时常面临“翻车”的风险。
游戏研发是一项既需要创意又考验执行力的复杂工程。光线传媒作为影视行业的佼佼者,在游戏领域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手。尽管公司可以聘请顶级游戏开发团队,但游戏行业的特殊性在于,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将,也难以保证作品的成功。游戏玩家对光线传媒的质疑,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过往失败案例的反思。
国产动画电影IP改编游戏的历史也并不光彩。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曾一度被视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,但其同名游戏却饱受玩家诟病。光线传媒计划用三年时间推出《哪吒》IP的3A游戏,不禁让玩家想起了当年《大圣归来》的失败经历。相比之下,游戏科学开发《黑神话:悟空》用了六年半的时间,且在此之前已有多款游戏作品积累。光线传媒能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令玩家满意的3A游戏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