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学术圈中,对电子游戏的深度剖析总能激发新奇见解,尤其是当研究者以不同于普通玩家和评论家的视角介入时。近期,《Journal of Rural Studies》发表了一篇聚焦《模拟农场22》的论文,这款游戏本身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。
哥德堡大学的西蒙·富勒奥与托马斯·多姆在《农业电子游戏与“优质农业”》一文中提出,《模拟农场22》在无形中推广了一种可能对农民职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的观念。他们认为,游戏鼓励玩家采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和高效化肥使用,力求在广阔的土地上最大化作物产量,以满足尽可能多的衣食需求,而这种做法往往以低成本为代价。
富勒奥和多姆指出,游戏的玩法设计忽视了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等关键环境因素,形成了他们所说的“生产主义”视角下的“优质农民”形象。这一形象与当前农业向可持续模式转型的趋势背道而驰,因为可持续农业注重环境保护,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。
研究者强调,电子游戏,特别是《模拟农场》系列,已成为人们理解现实世界运作机制的重要媒介。对于游戏爱好者而言,这并不意外,因为《模拟农场》早已被观察到对农业设备广告具有显著影响。富勒奥和多姆希望,通过调整游戏内容,展示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“优质农民”形象,能够引导农业相关群体认识到,相比单纯追求产量最大化,可持续发展的农场模式更为可取。
值得注意的是,研究者对游戏MOD(模组)给予了特别关注。尽管《模拟农场》原版游戏并未全面接纳替代性农业模式,但其MOD社区已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。例如,一些MOD通过调整轮作制度、引入保护性农业实践和改变天气模式等机制,为玩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游戏体验。
其中,一款名为《精准农业》的MOD尤为引人注目。该MOD由Giants软件公司与约翰迪尔公司以及欧洲“食品创新倡议”组织EIT Food联合开发,引入了可持续农业原则,并为玩家的农场提供环境可持续性评分。尽管这一评分系统仍主要基于经济考量,如收入、节省成本和支出等,但它已足够实用,甚至催生了针对最新版《模拟农场》的3.0版本。
《模拟农场》系列的最新作品《模拟农场25》在发布时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,这不仅巩固了其在游戏市场的地位,也进一步证明了其作为学术研究和批判对象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