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易旗下乙女手游《世界之外》近期陷入了一场由价格调整引发的风暴。这款以无限流为卖点的游戏,在7月23日悄然改变了其卡池的定价策略,将原本统一的300黄钻一抽提升至400黄钻,涨幅达到33.33%。这一变动未经事先通知,让众多玩家在抽卡过程中措手不及,感觉自己被“暗算”。
玩家们对这次涨价的反应极为强烈。一位名叫阿曼的玩家表示,她原本攒了足够的黄钻准备抽取新卡,却在抽卡过程中发现价格已变,感觉自己遭遇了消费欺诈。随着消息的迅速扩散,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到抗议的行列中,要求官方给出合理解释和补偿。
然而,《世界之外》官方的初次回应并未能平息玩家的怒火。7月23日晚,官方发布了补偿公告,但所提供的补偿仅为5抽加少量游戏货币,被玩家嘲讽为“打发叫花子”。这一举动非但没有缓解紧张局势,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。
事态的恶化并未止步于此。7月29日,官方连续发布三条公告,分别就卡池定价、团队变动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说明。然而,其中一条“想赚钱”的直白表述,不仅未能体现出诚意,反而成为了全网玩梗的对象,让《世界之外》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。
伴随着全面停氪和负面舆论的蔓延,《世界之外》的流水和排名迅速下滑。从7月23日卡池上线时的单日流水57万美元,到8月4日已跌至2.5万美元,降幅高达95.6%。同时,该游戏在IOS畅销榜的排名也从新版本开启时的30名一路跌至接近飞榜的边缘。
这场风波的根源在于《世界之外》对玩家需求的忽视。作为一款乙女游戏,其核心在于提供情绪价值,而玩家对游戏的包容度也相对较高。然而,当涉及到真金白银的利益问题时,玩家的态度便变得极为坚决。这次涨价事件,让玩家感受到了被欺骗和不被尊重,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抵制。
《世界之外》在游戏设计和运营策略上也存在问题。相比其他乙女游戏,该游戏的卡牌剧情量相对较少,更多重磅剧情集中在副本中。这导致玩家对抽卡的需求不高,轻氪玩家占比较大。为了提升盈利能力,官方试图通过涨价来刺激玩家氪金,但这一策略显然未能奏效,反而引发了更大的危机。
在这场风波中,《世界之外》的官方公关策略也备受质疑。从最初的装死沉默到抠门补偿,再到最后的“想赚钱”发言,每一步都踩在了玩家的雷点上。这不仅未能挽回局势,反而加速了玩家的流失和口碑的崩塌。
如今,《世界之外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如何在挽回玩家信任的同时,调整游戏设计和运营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,将成为其未来能否重拾辉煌的关键。